注塑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為開浦科技針對企業注塑機設備綜合管理設計開發,采用模塊化設計,專注注塑行業相關企業生產的無紙化、可視化管理,架構靈活,適應各類型注塑機監控管理,為注塑行業提供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 當前很多的注塑機工廠現場都有若干個車間,每個車間分布有若干臺不同的注塑機設備。當前生產計劃人工指定、每臺設備獨立運行,由人工操作,并手工記錄相關生產和設備信息。對于計劃、產量、工藝時間、產品類型,庫存管理,運行狀態,設備故障報警,故障類型,故障解決時間,設備利用率,設備維修效率,設備保養信息、模具保養等重要數據全憑員工事后手工記錄,實時性和準確性都很差,缺乏實時監控以及現場數據的準確分析,不便于管理人員實時掌握工廠生產狀況,不便與進一步發掘生產效率,提升運行效益。 注塑機車間生產綜合監控管理系統針對如上問題而設計,圍繞著生產的無紙化管理、可視化管理設計。該系統通過實時采集現場設備信號結合人工錄入方式,獲取當前設備運行狀態、產量、不良品、故障信息等數據,并對設備故障發生的時刻、持續時間進行標記,進而通過管理軟件對設備實相關數據自動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便于用戶了解現場生產,分析設備故障緣由,提升設備利用率,進而提升效益。本系統包含如下如下子系統: 1建立生產狀態可視化系統生產計劃、進度、即使效率、工單的在線顯示——相關人員可見。產生效益:實時發布生產計劃,能立即了解生產進度,異常發生時能有效的快速處理,避免反應滯后而導致的損失,一線操作工可以了解工單信息,及時反饋產線狀態,可以同步更新最新的工藝文件,避免因為疏忽而導致工藝錯誤,產生品質不良的結果。2建立生產過程質量系統設備實時監控、產品工藝時間、不良品統計、測試人員、生產日期、記錄可追溯(建立數據庫)。產生效益:用數據說話,讓生產過程中的細微部分得以被記錄,讓生產中的質量問題無所遁形,提高最終產品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3建立生產計劃管理系統根據計劃策略結合現場設備運行情況自動生成相關生產計劃,審核通過后自動發到現場,并跟蹤生產計劃的執行情況等。產生效益:自動或手動安排生產計劃,實時了解生進度,當進度遲于預期時,系統會提早預警,通知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及時調度。4建立產線快速故障響應的Andon系統根據問題類型(工藝、質量、物料、人員等),直接提示相關Support部門...
2016
-
03
-
18
一直想到被廣泛關注的特色小鎮看看,日前,剛好本報杭州分社的記者要去臨安云制造小鎮采訪,于是便結伴而行。 臨安距杭州也就40多公里路程,近年來隨著高速公路的開通,以及城際鐵路臨安線的投入建設,其與杭州的同城效應日顯。云制造小鎮就落戶在山清水秀的青山湖畔,往高速走,從杭州到這里要不了一小時,交通便捷成為小鎮重要的基礎設施條件之一。 而之前建設的青山湖科技城則為云制造小鎮提供了產業和科技基礎。 前些年,杭州市實行“退二進三”的產業政策,杭氧、杭叉、西子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裝備行業企業相繼搬遷至此,并形成了產業集群。這里更逐漸集聚了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等46家大院名校,十分有利于推進產學研一體化。 當然,上述的這些優勢還只是云制造小鎮產生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像其他特色小鎮那樣,云制造小鎮的誕生更大的背景在于作為制造大省的浙江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的關口。市場化程度更高的浙江比其他地方更早體會到新舊動能接續的迫切。我省在全國較早大刀闊斧去產能,諸如目前國內一些地方存在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產能過剩問題,我省已化解得比較好。但與此同時,如何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助推“浙江制造”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卻成為一道時代的新課題。 云制造小鎮契合于經濟轉型之需,萌發于有形之手的推動,作為我省首批特色小鎮,它的生命力又在什么地方呢? 現在智能制造是個熱詞,可它的實際應用也許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樣熱得發燙。在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先行者的德國,運用“工業4.0”相關的智能技術,汽車制造業處于領先地位,采用的比例為53%;其次是電子行業,采用的比例為48%;化工和機器制造業采用的比例分別為42%和41%。據相關資料,德國工廠數字化正在大力推進,但這一進程還遠未完成,一些德國企業仍存有顧慮,比如增加額外投資費用、數據安全問題以及缺乏專業人才等。 云制造小鎮重點發展云制造研發服務和智能裝備制造業,它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嗎? 在小鎮上的杭州開浦科技有限公司,我們看到那里正在生產包括直線型機器人、手臂機器人等在內的多品種智能機器人。與一般人將機器人想象得“高大上”不同,這些機器人制造、使用的成本并不高,如一款用于裝配的機器人市場售價為三四千元,一般企業都能承受。總經理李麟說,我們就是要生...
2016
-
03
-
14
依托于臨安青山湖科技城,在3.17平方公里的云制造小鎮,創客企業、科研院所與毗鄰小鎮的裝備制造業巨頭,正在交互發生某種能力巨大的“化學反應”,一個產學研聯動的智能制造生態圈正在構建。 “小鎮里的故事,令人激動和振奮。”講起云制造小鎮的事兒,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主任俞琳波如數家珍,“我們要在這一方青山綠水之間,擎起‘浙江智造’之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與智能機器“共舞” 當機器出現故障時,從其他廢舊材料中獲取替換零件;當感知到危險時,能夠及時預警……擁有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的“機器人”瓦力,是很多人的夢想。在云制造小鎮,就有這樣一群整日與機器人“共舞”、不斷拓展機器人功能的“圓夢者”。 開浦科技的帶頭人李麟就是其中之一。云制造小鎮創業街89號內的兩間庫房,就是李麟和他的機器人的“舞場”。 “我們只做最核心的控制軟件,硬件制造和組裝都由合作方完成。”李麟告訴記者,控制軟件是機器人的大腦、小腦。在這個簡陋的庫房里,李麟們將軟件“灌”進機器,讓它們有了“靈魂”。 今年1月,開浦科技研發的柔性機器人正式投產,成為國內少數能將柔性機器人產品化的企業。柔性機器人的好處就在于,即使產品和生產線更新換代了,只要將機器人的軟硬件做適當調整,依然能夠適應新的生產工藝。“柔性機器人更能適應現在消費品快速更新換代的節奏,同時大大降低企業的成本。”李麟說。 “我們要生產中國企業用著好、用得起的機器人。”李麟告訴記者,由于成本太高,很多中國企業用不起機器人,“我們的水平關節型手臂機器人,性能與國外產品一樣,價格卻只有他們的3成。”按李麟預計,今年開浦科技的營收將達5000萬元。 與開浦科技一街之隔的科創大樓里,小鎮明星企業恩大施福最近又有新動作。由它打造的兩條無人無燈樣板生產線將在今年上半年亮相。今后,即使車間黑燈瞎火,也能照常生產。 目前,已有107個像開浦科技、恩大施福這樣有能耐有雄心的科技型創業創新項目入駐云制造小鎮,它們點燃了小鎮的生命力。沿大園路,小鎮將由南向北打造“創城”“智谷”“云村”。 與裝備巨頭“共贏” 云制造小鎮的獨特優勢,就是毗鄰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在青山湖科技城的杭叉、杭氧、萬馬、西子等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裝備行業企業,對智能化提...
2016
-
03
-
14